博物馆视野中的行动主义艺术与设计
香港理工大学 , 21.03.2016
「M+思考:博物馆视野中的行动主义艺术与设计」将探讨因争取社会改革之公民抗争运动而萌生的创作行为,并讨论以收藏为本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在此类创作当前,所需面对的问题、挑战、机遇、甚至义务。此范畴的创作往往是即时即兴的,而且连系于某一场境;无论创作者是「专业」、「草根」还是「非正式」行动者,都会引发进一步的讨论:在机构式的场域和框架下,作品该如何定位?怎样收藏才算恰当?
鉴于2014年香港发生了雨伞运动,以及世界各地出现的大规模抗议游行,是次讲座探究的重点议题包括:博物馆收藏及展出行动主义作品,有何策略和政治意味?又或者反过来问:如何完全避开相关政治的主题?我们该如何定义「作品」— 是创作表达,是文献,还是历史性的实物?这定义对收藏的标准又有何影响?当代行动主义在博物馆有否占一席位?若有,该如何定位?当其被纳入在机构之下,意义和价值又会否被削弱?
日期:
2016 年3 月21 日
时间:
下午七时至九时(6时30分开始登记)
地点:
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赛马会创新楼三楼演讲厅V322
讲者:
Gavin Grindon,艾塞克斯大学策展研究中心主任
Nikolaus Hirsch,建筑师与策展人
Anne Pasternak,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总监
黄宇轩,雨伞运动视觉文化库存计划召集人
主持:
陈伯康,M+设计及建筑首席策展人
彭绮云,M+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
古儒郎,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
语言:
论坛将以粤语、英语进行,备有即时粤语、普通话及英语传译服务。
报名:
免费入场,名额有限。需先作网上登记。
联合主办:
恶劣天气安排:
活动当日,如天文台于下午4 时30 分或以后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,或悬挂八号或以上烈风或暴风信号,活动将会取消。
查询:
m+@wkcda.hk
查看更多
地点
-
'阅读更多
M+ 思考相关活动
-
M+ 思考:数码领域里的艺术与设计
01.09.2018
-
1949年后中国视觉与物质文化
05.07.2018
-
共生共鸣:倍乐生艺术场直岛
08.12.2017
-
寻路探新:探讨南亚及东南亚
30.11.2017 至 02.12.2017
-
过去与未来之间:珠江三角洲的艺术
07.09.2017
-
复制无疆界──以模仿为创新
14.04.2016
-
扩展的八十年代︰华人与东亚艺术版图
13.01.2015
-
国际博物馆之收藏与展示策略
18.11.2014
-
世界艺术史研究的理论思考
18.10.2014
-
战后东亚的设计与工业
12.09.2014 至 13.09.2014
-
战后日本、南韩及台湾的抽象艺术
28.06.2014
-
艺术作品文献—「反思艺术和文献之间的分野」论坛
25.11.2013
-
艺术作品文献—「拍摄中国」论坛
22.11.2013
-
此时此刻: 中国博物馆热潮之语境
18.03.2013
-
亚洲设计:历史、收藏与策展
03.12.2012